江南都市报讯 万昱、全媒体记者陈阳摄影报道:在各国“限塑令”不断升级加码的背景下,作为塑料的重要替代品,竹子的绿色无污染属性和实用性价值,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江西是竹资源大省,全省现有竹林面积1765万亩,活立竹29.72亿株,竹林面积和竹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赣东北雷竹产业集群、赣东和赣西南毛竹产业集群,全省竹产业综合产值达686亿元。立足丰富的竹资源,江西竹产业正在乘势而起。
地处武夷山脉西麓的资溪,数十年来积累了丰厚的绿色家底,森林覆盖率达87.7%,居全省前列,尤属竹林最多,面积稳定在55万亩,毛竹总蓄积量高达1亿余根。
随着资溪县国家“以竹代塑”创新研究院圆竹分院正式揭牌成立,资溪县沉睡的竹资源逐渐被唤醒,在资溪的小竹子也被做成了大产业。
“竹蔸可以加工成艺术品,竹竿可加工成竹制板材,竹梢与竹枝可加工成牙签,竹屑等竹下脚料可以加工成竹炭。”江西庄驰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玛丽介绍,在资溪县竹科技产业园内,每根毛竹都可“吃干榨尽”。
一根毛竹的“全竹利用”,得益于资溪县高位谋划竹产业全产业链布局。资溪县投资20亿元打造了全省首个竹科技产业园,聚焦毛竹加工产业链,不断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在资溪县竹科技产业园内,吸引了双枪科技、未家竹文化、拓竹机械等2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从上游竹拉丝至中游竹板,再到下游竹家居生活用品,形成了一条毛竹加工全产业链,全年实现产值28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行走在空气清新的高阜镇竹科技产业园,迎面碰到竹农芦夏荣,他正满载一车竹子进入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仓库。今年55岁的芦夏荣是高阜镇务农村竹农,卖竹已有17年。他说:“今年上半年竹子行情一路走高,每吨竹子卖到660元。”
“林作田耕,笋当菜种。”顾小平经常深入竹农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指导竹农培育毛竹。他说,毛竹生长周期短,培育得当来年能连续采伐,要把竹林当菜地一样养护,竹林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竹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受益的远不止前来资溪县的投资者。“村里毛竹林的流转价之前每亩是12元,现在上涨至每亩40元,毛竹以前每吨卖580元,现在每吨卖620元。当地政府对改造笋竹两用林还有补助,补助标准是每亩1000元。”资溪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邓云峰向记者细算竹产业给村民带来的好处。
未来,资溪县还全面依托3.67万平方米的毛竹资源优势,立“竹”实际,拓展毛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竹+”生态系列产业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