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综合新闻 勤廉信息 行业动态 产经资讯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综合频道  >  综合新闻
 
让江西米粉更出圈
——2025米粉产业交易会侧记
中国江西网综合频道  2025-06-17 10:14:53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欧阳晶  作者:黄继妍 罗晋粤

  江西日报 全媒体记者黄继妍罗晋粤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6月15日,为期3天的2025米粉产业交易会在南昌闭幕。这场盛会以“一碗米粉”为切口,推动传统美食向现代产业跨越,为江西米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平台。

  米粉“圈粉”新活力

  走进交易会展馆,只见游人如潮、人头攒动,展商们正使出浑身解数推介自己的产品,每张试吃桌前都排着长长的试吃队伍。

  “我是米粉狂热爱好者,来这里看到了江西各种米粉,有春丝米粉、渣渣灰等,我还买了洋姜酱准备回去拌粉吃。”6月14日,来自宜春市的钟巧玲拎着手中的袋子,向记者介绍她购物的成果。

  上饶·弋阳年糕特装馆,几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现场表演弋阳年糕的千年古法技艺“三蒸两百锤”,引得不少游客拍手叫好。弋阳年糕以“非遗技艺+市场转化”双引擎驱动,在交易会首日就收获意向订单超50万元。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我们品牌,我们展位是按照实体门店规格来布设的。”万方圆集团江西负责人李秀花告诉记者,万方圆集团在全国有400家门店,其中三分之一在省外。“去年江西小炒在浙江遍地开花,江西的米粉瓦罐汤也在省外陆续爆火,今年如何延续这个势头,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李秀花说。

  米粉店老板谢有峰专程从赣州市赶来参加交易会,希望找到好的配料和代工厂,成立自己的品牌。“这一趟来得很值,加了很多微信,回去继续聊。”谢有峰说。

  此次米粉产业交易会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吸引了近500家境内外企业、超5000款产品参展,并首次设置了国际美食馆,其中,三分之一是境外品牌。“我带来了马来西亚的咖喱面,这两天卖得挺不错。”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展商说。

  除了传统的门店消费,江西米粉还以更丰富的形态融入现代生活。在九江馆LED屏幕上,正播放着表情包“汤圆酱”手举扩音器推介九江米粉的画面,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是由江西日报传媒集团、九江市商务局、江西省亿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全国首部以米粉为题材的原创网络动画微短剧《米粉总动员》。打造IP,提升品牌附加值,“九江米粉”正不断探索。

  小米粉,大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米粉年产量近300万吨,米粉全产业链规模超700亿元,销售门店超5万家,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二,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交易会共吸引6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现场签约及意向订单金额5.8亿元。

  米粉出圈新愿景

  从前三届的米粉节,到今年的米粉产业交易会,江西米粉产业被赋予更多的期待。省商务厅服贸处处长赵群说,今年交易会,我省更加注重对采购商和品牌的邀约和培育,畅通了产销渠道,加速了商贸对接和市场拓展。

  “这几天,每天有七八波客户来谈业务,很多是北方的,最远的来自沈阳。预计明年或者后年,我们的产品在北方会有新增长点。”铅山烫粉展台负责人李力说。

  经过三年精心培育,米粉产业交易会平台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为广大企业深入对接合作创造新场景。

  “以前我们只做粉面油等原材料,融在一起的事没干过。”益海嘉里(南昌)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米粉行业销售负责人饶永舜告诉记者,在参加了前几届米粉节,看到了不同企业的产品后,他们开始研究米粉口味、口感和风味,去年推出浇汁类产品。

  “我们每年都来参展,每次都可以收获一些优质的客户,还可以和很多友商、同行交流、讨论新品。”湖南天天食品厂海外事业部总监陈烨说,“我们和一家拥有500家门店的连锁品牌达成合作协议,等展会结束后,马上给他们寄样品。”

  “作为地方性的粉面品牌,大家都想走出地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年的交易会给不同地区上下游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借鉴的平台。”周真真在交易会上签约了10个加盟店。企业副总经理涂君认为,江西要不断完善米粉产业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从最早的两个展台到现在一位难求,米粉机械展区成为此次交易会的一大亮点。“我们参展的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无缝连接,生产线只要4个人,一小时可以生产750公斤至800公斤米粉。”江西籍展商青岛海特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英干说,江西米粉产业如果抓住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机遇,未来在国内国外的竞争力将会提升。

  从一粒米到一碗粉,“小米粉款待世界”的愿景,正伴着江西的街巷烟火,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综合频道工作人员名单
夏少明 | 刘继平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13576253110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