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综合新闻 勤廉信息 行业动态 产经资讯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综合频道  >  综合新闻
 
江西首个一体化水质监测体系投用
可数智化监测鄱阳湖总磷等指标,守护“一湖清水”
中国江西网综合频道  2025-05-26 16:27:53  来源:大江网  编辑:欧阳晶  作者:付丽玲 杜宇蔚

  本报讯 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近日,记者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全省首个一体化水质监测体系已于5月21日在九江鄱阳湖流域建成投用,标志着鄱阳湖总磷污染治理迈入数智化新阶段。

  这套一体化水质监测体系,让监测频次从每月一次提升至每天3次,应急响应时间由24小时压缩至4小时,污染溯源精度从公里级提升至百米级,支撑鄱阳湖总磷污染治理实现从“经验治理”到“精准施策”的跨越。

  “这套系统通过物联感知、智能分析、快速响应,实现对鄱阳湖流域总磷等关键指标的全时段、全要素监测。”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网络和统计评价处处长黄莉说。

  一旦发现总磷浓度异常波动,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自动调度上游采样站点加密监测,同时派出无人机开展全流域巡查,将传统监测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御”。

  前不久,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污染监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省控站网络资源优势,整合地市一线监管经验与国家级科研力量,选定鄱阳湖重要支流博阳河作为试点,全力打造集监测、预警、溯源、处置于一体的数智化监测体系。

  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邹寒山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试点成效为契机,探索推进监测体系在鄱阳湖全流域推广应用,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与美丽江西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让科技成为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坚强后盾。这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化监测模式,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贡献‘江西智慧’。”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综合频道工作人员名单
夏少明 | 刘继平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13576253110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