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综合新闻 勤廉信息 行业动态 产经资讯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综合频道  >  综合新闻
 
忠诚奉献 逐梦蓝天——记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钱晓斌
中国江西网综合频道  2024-05-06 17:41:57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吴宣  作者:刘元鹏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刘元鹏) 钱晓斌,1991年出生,江西九江人,2013年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系,现就职于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遥感航测中心。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测绘生产一线,是传统测绘行业向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转型升级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助推者。

  近日,喜讯传来,钱晓斌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钱晓斌工作照

  峡谷飞出精度

  2022年5月,基础所遥感航测中心承揽九江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采购项目,钱晓斌担任项目外业技术负责人。该项目工作区域大部分在庐山风景区,景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且常年云雾缭绕,这样的特殊地形和气候给外业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难度。

  看地形图的时候,一条颜色较深的狭长区域,深深印在钱晓斌脑海中。为了工作效率,这条狭长区域自然也被划入较难区域放在最后集中火力攻克。

  测绘人技术精湛,身体强健,吃得苦、耐得劳是基本素质,否则吃不了这碗饭。

  “光看地形图我们就知道在这里开展外业不会轻松,做了几天以后发现比想象的还要艰难,这应该是我从业以来干过最艰苦的项目。”项目组成员涂海涛回忆道。

钱晓斌在庐山工作照

  空手翻山越岭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负重几十公斤设备的测绘人。

  决战时刻到了。图上狭长区域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几公里长的大峡谷。由于面积太大,无人机飞得太高拍不清,飞得太低拍不全。为了找到一块便于工作的开阔地,钱晓斌带领项目组扛着设备漫山遍野“试飞”。好不容易找到了,结果一飞还是不行,虽然位置绝佳,但天气不行,山这边天朗气清,山那边云山雾罩,精度仍不达标。

  要确保这片区域的测量精度,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大家在最佳位置等待最佳时机,一等就是一星期。最佳效果出来的那一刻,钱晓斌他们欣喜若狂,那时没人记得汗湿的衣、划伤的手、晒黑的脸。

  确权干出速度

  2022年12月,南木林县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钱晓斌因要兼顾省内其他项目技术指导没有随队征战一线,转战内业,持续为一线“输出”。

  派员驻扎外业调绘,把数据发回江西这边进行处理,这样的工作流程在确权项目一直沿袭,只是仅一人对接外业队,在以往也不多见。其间,该项目原来的实施方案是确权到户,后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当地历史遗留问题,现行方案实施难度较大。后经多方协调,决定变更方案,这就导致很多前期工作要推倒重来,但工期并不能延长,这对于整个项目团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场与时间拼速度的“接力赛”开始了。

  由于江西和西藏的外业工作区有1—2个小时的时差,那边结束一天的工作,把数据传过来时,江西已是深夜,如不及时处理,那边的工作便会停滞。钱晓斌的省内项目第一阶段验收在即,工作量成倍增长,为了保障两边项目高效运转、无缝衔接,钱晓斌干脆住在办公室,晚上只要听到电话铃响,便知道该“接棒”了。

  “这些数据关系到当地牧民的切身利益,稍有差池,前功尽弃不说,还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数据处理既要兼顾速度,更要保证质量,钱晓斌的工作至关重要。”西藏项目组成员罗威说道。

  这样的“深夜热线”一打就是一个多月,对钱晓斌来说考验的不光是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还有精力和毅力。

   “天工”夺冠赛出高度

  2023年9月,由江西省总工会、江西省地质局联合举办的“天工杯”地质系统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南昌拉开帷幕。22支参赛队伍,齐集了江西地质系统无人机测绘操控的精英,钱晓斌所在的基础所参赛队也位列其中。

  比赛分为理论、无人机作业、线划图制作、影像数据处理四个单项,全面考验参赛人员无人机测绘操控技巧。其中,无人机作业是重点考题,技巧是基础,临场发挥是考验,心理素质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备赛期间,钱晓斌他们把所有业余时间集中用于无人机作业训练。钱晓斌说:“在练习的时候发现,无人机在上升、下降、转向的速度会慢一点。为了提高这方面的速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反复调整无人机的相关参数数据,比如,飞行中切换飞行模式,调好相机的焦距、切换广角模式,调整遥控器操纵杆的灵活度等。”

  比赛过程惊心动魄。最终,钱晓斌以1分50秒(满分1分40秒)一气呵成完成无人机作业,夺得个人第一。基础所参赛队也取得团体第二的佳绩。

  传道授业带出热度

  近年来,为适应测绘行业新形势,基础所在设备升级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特别是在无人机设备方面,配齐了能满足各类项目需求的型号。钱晓斌所在的遥感航测中心就是这批设备的使用者和直接受益者。由于单位改革之前大多使用的是传统测绘,中心半数以上职工没有实操过无人机,实操过的人对无人机的知识也只是略懂皮毛,更别说熟练掌握。钱晓斌成为那个“破冰人”。

  大学期间打下的过硬基础、天性中的勤奋好学,再加上平时工作中的潜心磨砺和刻苦钻研,使钱晓斌很快熟练掌握各种型号无人机的操控方法。

  “如何将单位购置的这些设备高效运转起来,是中心的‘生命线’,所以像钱晓斌这样的技术骨干,不仅要带项目还要兼顾对其他员工的培训。”中心负责人邱良传说道。

  “我们平时做项目使用频率比较多的是飞马D2000和飞马D200,还有纵横大鹏CW-10……”讲起无人机的型号,钱晓斌如数家珍。

  “到达项目现场后,首先寻找地势较好、没有遮挡的地方做像控点,然后组装无人机、相机,连上笔记本电脑调试无人机飞行参数,准备工作做完后就可以进行飞行,起降过程特别要注意设备、人员安全,在飞行过程中时刻关注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比如速度、高度、角度……”在培训讲解中,钱晓斌将操作精要倾囊相授。在钱晓斌的带动下,中心职工对无人机的操作使用也渐入佳境。

  “每次在操控无人机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在天空俯瞰着山河大地,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工作中,我觉得是件十分幸福的事。”谈起工作,钱晓斌非常满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钱晓斌对专业技术和职业理想的不倦前行和孜孜以求,是他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综合频道工作人员名单
夏少明 | 刘继平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13576253110
投稿邮箱:jxwzh2023@163.com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