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lianzheng110@163.com
廉政要闻 综合新闻 廉政信息 赣鄱动态 廉政视频 廉政时评 廉政文化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时评
 
清风 | 持胜之道在忧惧
中国江西网廉政频道  2023-05-16 22:24:4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肖文忠  作者:

  《吕氏春秋·慎大》篇写道:“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这段话警诫人们,只有常存忧患、戒惧之心,才能永葆昌盛和胜利。

  春秋末期,晋国大夫赵襄子派新稚穆子去攻打翟国,不多久就攻取了左人、中人两座城池。当时,赵襄子正在吃饭,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脸上现出忧愁的神色。身边的人都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一下子就攻取了两座城池,这是应该感到高兴的事情,您为什么反而忧愁呢?”赵襄子说:“长江黄河涨潮不会超过三天,狂风暴雨不会整天刮整天下,太阳停留在天顶也不过片刻而已。如今,我们赵氏的德行积聚得还不够丰厚,一下就攻取两座城池,恐怕要有灭亡之患了!”赵襄子在胜利面前却心怀忧惧,始终保持清醒和冷静。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赵氏将要昌盛啦,他能预见到忧患就是昌盛的原因。”

  身处逆境、失败时,需做到时时惕厉、心怀忧惧;身处顺境、胜利时,更需戒骄自警、理性预判。这里所讲的忧惧,不是无谓的杞人忧天,而是在顺境时的一种自我警醒,是对未来危机之事的预先判断和规避,彰显的是一种理性的远见和善始慎终的态度。西汉董仲舒从政于盛世时代,却具有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他曾说,“福之本生于忧,而祸起于喜也”“凡人有忧而不知忧者凶,有忧而深忧之者吉”“爱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豫防之”。唐代魏征也以“居安思危,善始克终”警诫世人,要时时谨慎忧惧。“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戒惧、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抗战胜利前夕,面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疑问,共产党人作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响亮回应。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告别西柏坡进驻北京前夕,我们党更是提出“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发出“决不当李自成”的铿锵誓言。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又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忧惧意识,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要转化为念兹在兹的实际行动。对于党员干部来讲,需将心中之忧、心中所惧落实到干事创业的每个细节中去,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始终坚守廉洁的底线不变质、不动摇。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杨汉军“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你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廖俊波笃信“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他们都是将担心有负于组织、有愧于人民的“心之忧惧”付之于行的典范。

  居安须思危,有备方无患。新时代新征程,更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状态,锐意进取,敢于斗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余足云)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