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环”,让薄弱的经济壮起来。一是做好产销环节。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持续推动产品进学校、进超市、进社区、进机关。同时,创新销售模式,坚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利用电子商务、抖音等网络平台营销,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带动脱贫户务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二是做好人才环节。成立乡贤理事会,推动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乡贤代表还积极招商引资,助力引进“5020”项目百世德装备制造企业。并先后多次邀请市、县的专家学者召开东阳村文化座谈会,寒暑假期间,组织东阳村返乡大学生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集众智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做好引领环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引领全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步入新境界。采取党支部牵头,注重发挥党小组的联系作用,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组织妇女小组长,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围绕“三产”,让翘首的群众富起来。一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打造“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村民发展秋雪蜜桃、脐橙、沃柑等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同时合作社收益给村32户已脱贫需巩固户带来长期稳定分红,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6.45万元,户均增收6103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二是以工业产业为支撑。引进百世德等3家工业企业,带动126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并积极发挥百世德装配制造业的优势,参与村内农业产业园与唐风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实现企业带村,推动村企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三是以旅游产业为支柱。对接相关部门,整合多方资源,邀请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整体规划。通过不断创新模式,引擎打造“千年古村长寿东阳”这一金字招牌,采用“高端+平价”的模式,发展以“农”为根,以“游”为形、以“乐”为魂的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促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凝聚人气,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图/王 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