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lianzheng110@163.com
廉政要闻 综合新闻 廉政信息 赣鄱动态 廉政视频 廉政时评 廉政文化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要闻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 景德镇:多措并举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中国江西网廉政频道  2022-08-25 21:34:13  来源: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编辑:肖文忠  作者:

  景德镇:多措并举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惠企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

  “项目工程进展有没有遇到问题?”

  “干部办事时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怎么样?”

  ……

  近日,景德镇市纪委市监委干部深入各类企业听取意见,了解政务服务和干部作风情况。

  图为市纪委市监委实地走访企业,发放《景德镇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宣传单》,进一步畅通企业投诉和建议渠道。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今年以来,该市纪委市监委对标对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目标,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不断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打造“景快办、办德好、镇暖心”营商环境品牌当好“护航员”。

  该市纪委市监委制定出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监督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工作举措,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推进“一号改革工程”主体责任,各职能部门履行行业主管责任。通过约谈提醒、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监督推动发改、住建等21个职能部门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压实责任。

  “‘走流程’的方式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政务服务中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深有感触。该市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由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以普通干部群众身份陪同企业“走流程”,开展“体验式”监督,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截至目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体验办理94人次,发现问题37个。

  “明察暗访效果很好,今年以来,我们共发现营商环境领域各类问题352个。”明察暗访组成员表示。该市纪委市监委组建了4个常态化明察暗访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深入有关部门、单位和窗口进行明察暗访,通过录制音频视频、访谈经营主体、对接投诉热线等方式,积极发现和收集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并将明察暗访发现的典型问题分类制成视频短片,每月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播放,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目前已制作4期,涉及“以罚代管”、惠企政策落实不力等20余个问题。

  “每次看到那些典型问题的通报就觉得大快人心,这种查处力度肯定会让干部引以为戒。现在干部作风更实了,服务更好了,相关职能部门干部还专程上门对我们进行指导,真的是有了很大的改观。”景德镇陶阳置业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明察暗访组说。

  该市纪委市监委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风必纠,严查服务企业过程中“吃拿卡要”“小鬼难缠”、在与企业和企业家交往过程中权力寻租等问题,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的频率和力度。针对某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暴力执法问题,对2名与商户发生冲突的协管员予以开除,对虽未参与冲突、但现场处置不力的带队网格长予以政务记大过处分、免职处理,对在场队员予以政务警告处分。针对市交警支队某大队交警选择性执法,接受群众吃请问题,对4名参与吃请的辅警予以开除,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大队长、中队长分别予以处理。制定下发监察建议书,推动市交警部门召开交警系统纪律作风整顿警示教育大会,并聚焦重点问题开展全市交警系统执勤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图为近期通报的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

  “转变干部作风,护航营商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景德镇市纪委市监委将继续围绕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该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景德镇市纪委市监委供稿)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