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江西本土文化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和激活“廉”能量,以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让年轻干部从千年赣鄱文化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勤廉力量,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省纪委监委“廉洁江西”微信公众号等自办媒体开设“勤廉江西史鉴”专栏,面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征集发生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革命文化故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1000余篇,推动各地各单位全面挖掘整理当地勤廉文化资源,近期陆续推出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中华民族的骨气和正气”、方志敏“生死不渝的信仰”、甘祖昌“把人民的疾苦装在心里”等一批江西勤廉故事,让年轻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中自觉淬炼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勤廉典型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受到信仰信念的无穷力量!”一位年轻干部读后说道。
该专栏推出“95后”修水县扶贫干部樊贞子的事迹报道《用青春照亮乡村脱贫之路》,很多年轻干部看后深受触动,“平凡的人生,执着的信念,铸就不平凡的精神,身边的这些英雄是我们学习的真正楷模!”
全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还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传承对党忠诚、敢于善于斗争等优秀品质。赣州市以大合唱、情景剧、音舞诗画等形式,开展“学党史、悟思想、铸忠诚、做卫士”主题党日活动。上饶市编印《上饶红色廉政故事》小册子,作为对审查调查对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素材。为了讲好这些红廉故事,并从中吸取正能量,有的年轻干部将小册子放在案头,利用点滴时间阅读学习,“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里,我们只有不负职责使命才能不负先烈期望”。
创新廉洁教育 激励勤廉从政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为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省纪委监委把廉洁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中,结合典型案例或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展廉洁教育,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监督别人的人不先管好自己,那么手上权力越大,对个人和事业的伤害就越大。”
近期,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敲警钟明底线守忠诚做卫士”警示教育,在阅读熊剑等反面典型案例警示录后,很多年轻干部受到教育和启发。
“熊剑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查处的首例派驻机构处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体现了省纪委监委坚决清理门户、防治‘灯下黑’的决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将案件通报、剖析报告、忏悔书等编印成册,并附上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给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一封信》、其家属《致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家属的一封信》,通过现身说法,警示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3月23日是党的进京“赶考日”。省纪委监委组织年轻干部参观“3·23”警示教育主题展,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并围绕认真汲取肖毅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进行交流,教育提醒年轻干部保持“赶考”的清醒,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年轻干部不仅要守住廉洁的底线,还要用更高的政治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履职尽责的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近日,在新任处级干部集体谈话会上,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强调了“纪律部队”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要求练就积极破解困难挑战的钢筋铁骨,全面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做到既有高尚“医德”又有高超“医术”。集体谈话之后,新任处级干部面向党旗和纪检监察标识集体宣誓,作出庄严承诺,表明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决心。(记者朱华 通讯员钟阜、熊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