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下午,吉安市纪委市监委纪律督查组进驻安福县纪委县监委并召开动员部署会。这标志着该市对13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内部纪律督查实现全覆盖。
2018年8月以来,该市纪委市监委认真落实“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坚持刀刃向内、严字当头,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内部纪律督查工作。先后对13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和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纪律督查,发现问题245个,解决问题208个。通过督查,推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更高标准、更严纪律要求自己,班子和队伍“肌体”更健康,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把握政治属性,聚焦重点精准督查
“开展内部纪律督查,是对督查单位的全方位、多角度政治‘体检’,旨在帮助其切实找准病灶、明晰病因、对症下药。”市纪委市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该市纪委市监委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将纪律督查定位为政治督查,紧扣“两个维护”,将督查内容细化成20个小点,84项具体内容,着力从政治上发现和分析问题,及时发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干部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履行主责主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被督查单位更好履行职责使命。
创新督查机制,把问题找深找透
“近3年的县纪委常委会会议记录、日常监督台账、扶贫领域立案卷……”这是督查组给泰和县纪委县监委开列的查阅清单。
纪律督查借鉴巡察方式方法,每年在全市开展2-3轮,每一轮纪律督查分为准备、实施、汇总和反馈、整改落实4个阶段。督查组以问题为导向,灵活运用听取汇报、个别谈话、询问知情人、调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盯细节、查短板、找问题,综合了解被督查单位情况。
“我们开展谈话46人次,抽查案卷20余卷,查阅资料9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发现问题16个。”督查组组长陈宏平介绍督查泰和县纪委县监委情况时谈到。
吉安市纪委市监委从原则性强、善于监督,曾担任过部门负责人或者纪检监察组组长的“老纪检”中挑选组长,统筹调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纪律督查,结合被督查单位情况,实行“督查组一次一组建”“组长一次一授权”“组长、组员不固定”,既发挥“老纪检”的经验优势,又培养锻炼了队伍。
此外,不断总结提升,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和规范操作流程,先后制定了《纪律督查工作流程图》《纪律督查工作手册》,推进纪律督查工作制度化建设。
紧盯问题整改,做实“后半篇文章”
“市纪委书记廖宏同志全程参与指导我们班子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不留情面直接点问题,切中要害提要求。”吉水县纪委书记彭黎明对会议情况记忆犹新。
为做好督查整改,纪律督查实行“三通报两反馈”制度,向被督查单位所在党委(党组)书记、市纪委市监委相关领导和监督检查室负责人通报督查相关情况;向被督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反馈督查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建议,让督查单位受警醒、抓整改。
同时,通过约谈被督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定期整改情况报告、召开整改民主生活会、纳入监督责任检查考核、开展“回头看”等方式,倒逼被督查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加快整改速度、拓展整改深度。
该市坚持举一反三,纠建并举,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在全系统开展查纠整改。如,督查中发现某县纪委县监委内控制度不严,个别干部保密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市纪委市监委组织全系统梳理纪检监察权力运行各环节,认真查找现有内控机制及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风险,排查廉政风险点38个,提出整改意见38条。
“强化内部监督,加强自身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必然要求。”吉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廖宏表示,将不断拓展提升纪律督查质效,综合运用政治谈话、政治家访、内部审计、家属开放日等多种形式,持之以恒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自我监督,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井冈卫士”。(吉安市纪委市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