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设为首页      工作人员名单 新闻热线:0791-86780110 服务合作:0791-86847505  投稿邮箱:jxlianzheng110@163.com
廉政要闻 综合新闻 廉政信息 赣鄱动态 廉政视频 廉政时评 廉政文化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江西网纪检频道 > 廉政文化 正文
 
湖南湘潭: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廉政文化体系
中国江西网纪检监察频道   2014-03-04 10:45

  “荷前当有悟赏绿伞则思民鉴赤蕾则扪心须崇道德须崇法,世上冀无污处莲城而奉洁仰韶峰而敬业勿负江山勿负人”……一副副廉政楹联寓意深长,让参观者心灵受到洗礼。

  “御史烧车”、“陶侃搬书”、“何腾蛟拒饮浊水”、“狄棐官南海”……一个个廉政故事剪纸,栩栩如生,再现了湘潭历史上清官廉吏的高洁品质,让参观者尤为敬佩。

  日前,湖南省湘潭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剪纸艺术展和湘潭天易杯“咏莲倡廉”全国征联大赛优秀作品巡回展在东方红广场展出,引来许多干部群众驻足观看,众多的作品,攒动的人头,让寒意料峭的广场多了几分热度。

  “建设廉洁湘潭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定决心和湘潭人民的愿望。在元旦春节前后,举办以‘廉’为主题的巡回展览,主要是想让莲城干部群众在欣赏之余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年关过好‘廉’关。”谈到举办巡回展的初衷,湘潭市纪委负责人如是说。

  举办湘潭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剪纸艺术和湘潭天易杯“咏莲倡廉”全国征联大赛优秀作品巡回展只是湘潭市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之一。为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湘潭近年来对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推出“莲城廉韵”廉政文化品牌、设立廉政警示日,确立党风廉政宣传月,成立反腐倡廉宣讲团,创作廉政文化精品工程……一个个创新之举编就成独具莲城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受到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国内外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提高廉政文化的生命力,湘潭在制度上做文章。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召开联席会议,整合廉政文化建设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出台《廉洁湘潭建设实施纲要》,树立”莲城廉韵“廉政文化建设品牌,对全市廉政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进行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有重点、分层次步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为提高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湘潭市在活动上下功夫。在全市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医院、进园区、进景区、进重点工程项目,组织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廉网”——2013年5月9日,湘潭市“廉政讲坛”开讲,统一的讲坛布置、规定的授课程序、生动的授课内容让廉政讲坛成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的一张名片,受到机关干部的热烈欢迎。去年8月4日,湘潭市首个廉政警示日庆祝活动开演,自编、自演、自导的15个优秀廉政文艺节目让干部群众在欢乐的气氛中接受廉洁理念,干群关系更加亲密。昭山示范区和中建五局联手将中建仰天湖绿色养生示范城项目打造成“陈超英廉洁文化示范点”,走出了一条“廉政文化”建设政企合作新路子,成为廉政文化进重点项目的示范基地,让全市其他项目争相学习,努力将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为提高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湘潭市在搭建载体上找出路。以“三义”精神为引领,以“莲”文化为底蕴,以湘潭勤廉人物为榜样,创建“湖南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三义井社区,通过建设廉政文化长廊、廉政人物石雕、清风亭、廉池等,采用文化石、展牌展板等,将“廉”文化与社区原有设施自然融合,使居民自觉养成廉洁意识。还充分依托本土文化资源“莲”做文章,以湘潭县委党校为主体,彭德怀同志纪念馆、河口湘莲产业园、县政府后山主题公园和大鹏路廉政文化街为支撑建设“一体四翼”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让朵朵莲花散发阵阵“廉”香。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廉政文化,深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近3年来,全市举办各类廉政文化活动600余场,创作歌曲、小品、舞蹈等本土特色廉政文艺作品154件,打造廉政文化示范点18个,接受廉政文化熏陶的干部群众达5万人次,撰写心得体会5000余篇。在廉政文化营造的良好氛围中,湘潭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逐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廉洁社会风尚逐渐形成,“莲城廉韵”文化品牌知晓率越来越高。随着廉政文化氛围的不断增浓,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率也节节提升。

编辑: 左咪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 陈静 易新姣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